催眠术 |  心理知识 | 心理病症 | 淘宝网店 
 催眠Q群 |
催眠书籍 |
失眠治疗|  收藏本站
                                               
合作加盟
联系我们
汇款帐号

首 页 | 催眠与潜能 | 催眠圣经 | 催眠CD | 催眠培训 | 催眠教材 | 催眠治疗 | 催眠视频 | 唐喜明 | 廖阅鹏联系我们 | 

 

精神分析治疗-阅读的精神分析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心灵使者 发布时间:2009/11/17 阅读:2712

阅读的精神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是针对由弗洛伊德主导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有关阅读及读者理论的一些清理与回顾,而不是有关现代心理学对阅读分析的全面总结,也决无探讨建立有关阅读心理分析模型的企图。第一部分更多涉及经典精神分析学对阅读的潜意识心理动机及宣泄功能的揭示。第二部分涉及创作与欣赏中的象征性转化以及读者的认同自居作用。其最后部分介绍诺曼·N·霍兰德将弗洛伊德的防御概念引入文学研究,运用精神分析模式建立的一套更强调读者反应的理论。
  [关键词] 读者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心理 防御
  引言 文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从来没有像过去的一个世纪那样紧密。尤其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作家的人格分析及其作品的解读。弗洛伊德将文学艺术和宗教视为能更生动、更细腻地反映人的心理世界及其感情生活两大领域,因而乐于以文学作品作为精神分析的素材,从而推动了将精神分析广泛运用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这方面的内容林林总总,其中偶或涉及对阅读的心理分析,但单从阅读和读者的角度来讨论精神分析的影响,确属并不多见。本文拟就此作一点初步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来谈。
  一
  回顾自精神分析引入文学研究以来的历史,总体呈现的是一幅重点从作者和虚构人物逐步向读者转移的图式。这与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从专注作者、文本,直到转向读者的历史进程大体是一致的。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主要作法是从艺术家与作者的意图入手来考察作品,分析艺术创作的动力或动机。在"以某种方式与文学发生关系的心理学方法"中,心理动力型(psychodynamic paradigm)即专指运用于文学上的精神分析方法。"包括文学创作和接受过程的心理经历及影响。" "分析的对象是作家或他的虚构人物--这两者常常合二为--或者是读者及其反应。"[1]弗洛伊德在其《自传》中称,"精神分析所能做的工作,就是找寻艺术家个人生活的印象、他的机遇、经验及其与他们的著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出该作者在创作时的所有思想和动机,换句话说,找出他们与全人类共有的那一部分心理。"[2] 严格地说,弗洛伊德缺乏完整的关于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理论,也从未尝试对阅读作直接的精神分析。在他偶尔论及艺术欣赏时,主要也是站在艺术家或作者的角度,读者/观众作为欣赏者只是被偶尔提及,承担的似乎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如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虽有大段跟文学名著有关的引证,让人们能将它跟读者联系在一起的,仅仅只是因为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对误读与遗忘进行了研究,如他引用的一个女人误记济慈诗歌的例子,其临床性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医生,弗洛伊德可能更关注艺术中反应人类精神的变态方面及其治疗功能。弗洛伊德曾坦率地表示:"在艺术活动中,精神分析学一再把行为看作是想要缓解不满足的愿望 --这首先体现在创造性艺术家本人身上,继而体现在听众和观众身上。┅┅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著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有著同样抑制的愿望的人们,他使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3]弗氏"发泄说"的古老源头,就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有关悲剧的作用在于激发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使之得到"宣泄"与"净化"的"卡塔西斯" (catharsis)论。这几乎是弗洛伊德为作者跟读者寻找到的唯一共同的兴奋点。宣泄--主要是因为某些欲望遭到抑制。众所周知,精神分析学极其强调本能和无意识的决定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由无数"本能" ,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愿望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处于核心的是一种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的主要跟性本能有关的性动力或称性原欲。弗洛伊德认为它的最初和最原始的表现便是所谓恋父或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典出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剧作。"弗洛伊德强调:"戏剧的目的在于打开我们感情生活中快乐和享受的源泉,恰像开玩笑或说笑话揭开了同样的源泉,揭开这样的源泉都是理性的活动所达不到的。毫无疑问,在这一方面,基本因素是通过'发泄强烈的感情'来摆脱一个人自己的感情的过程;随之而来的享受,一方面与彻底发泄所产生的安慰相和谐,另一方面无疑与伴随而来的性兴奋相对应。"[4] 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le))向被精神分析学视为支配行为的最原始原则,弗洛伊德则赋予其更多性的色彩。"里比多" 服从于快乐原则,渴求宣泄的出口。观众/读者能够通过看戏/阅读,求得本能的"宣泄",并使"有害的"情感得到"净化",产生一种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无害的快感"。弗洛伊德甚至断言,《俄狄浦斯》或《哈姆雷特》这样的剧作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们能提供发泄人类内心深处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快感。 "作品的其他几种形式同样服膺于这些享乐的先决条件。抒情诗比任何艺术形式更有利于宣泄多种强烈的感情 --正像过去舞蹈中的情况一样。史诗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我们在伟大的英雄人物胜利时感到快乐。"[5] 阅读的最初心理动机显然是为了追求这种快乐。在这方面,作者与读者有共同欲望、共同的利益。弗洛伊德提出的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当作者与读者的追求快乐的本能遭受压抑,难以求得现实的满足时,就转而通过创造或阅读寻求一种替代或幻想的满足。一种"幻想的真实┅┅这种幻想为在一种相互自恋的关系中写作的人和阅读的人所共有┅┅""即写作的欲望和阅读的欲望"。[6] 艺术作品是作者潜意识的外化与变形,并且能够激发及满足读者自身的潜意识愿望。艺术表现为一种独立的生命冲动,它不单受作者意识的辖制,实际上只能通过另外的途径来与它沟通,表达与交流因而可以在很大一部分上深入人类的无意识地带,精神分析学家早就提到过作者与读者在"潜意识领域"的一种交流,读者/观众/食客有点像一个受潜意识支配的不速之客,通过阅读/观看/品尝来分享创作的盛宴,至于能否吸引目光,产生快感,激发食欲,或提供某种变相的满足,除了靠作者有意的审美安排,也正赖于潜意识的作用与调适。这似乎意味著在某些时候,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不得不借助于潜意识,深入越深,提供的阅读满足感就会越多,也就越能够征服读者。总的来说,弗洛伊德大有将观众心理与作者心理相混的趋向,从他总是试图从同一角度追寻创作与欣赏的动机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每每成为精神分析批评易遭人诟病之处。
  二
  毕竟,将艺术还原为赤裸裸的生理需求不会给艺术带来什么,因为事实上并不意味只存在著一种题材,一个触媒点。倘若一切全然成为无意识的,也就谈不上创作,更谈不上阅读。艺术提供的满足不是简单的满足,某种程度上,它们更依赖于转化,如同梦的转化。宣泄不是唯一的目的,它毕竟还要起净化的作用。而追逐快感也必须是适度的,不强不弱的。 弗洛伊德早就提到过"'转化'--这一个转化缓和了幻想中显得唐突的东西,掩盖了幻想的个性化的起因,并遵循美的规律。"他曾不无谦虚地表示,"至于其他,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部分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补偿人类愿望的复杂结构中标出它们的位置。艺术是一个习惯上被接受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感谢艺术家的想象--象征和替代才能唤起真正的感情。"[7] 这可能会使人想起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理论,以及梦的转化。某种"凝聚"或"浓缩"、"移置"、"象征"和"润饰",转移与升华,形成某种经过伪装的间接形式,从潜隐之梦到显在之梦、从夜梦到白日梦,从白日梦到创造之梦,从作者之梦到读者之梦。弗洛伊德曾不止一次将艺术创作跟这种梦相提并论,其共同点当然首先在于,它们都是人的本能欲望的象征性表现或替代品,并且能够提供一种想象与情感的补偿以及变相的满足。按照精神分析的经典理论,作为"个性化的起因"的潜意识愿望,因现实与道德的约束遭受某种挫折和抑制,不得不经过一番非个人化的加工与象征性伪装,并借助一个笑话,一个梦、一个象征或一部文学作品得到表达。令难以启齿的最终变成巧妙转化了的、感情上可以接受的,甚至受到社会嘉许的。无疑,通过无意识投射出的象征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富于感染力。读者能够借助于诗的象征重新感悟他自己最重要的经验,从而大大强化了交流与分享的深度与广度,而这正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弗洛伊德曾在多处提到剧作家为了避免抵触情绪,提供"直观快乐"的技巧。在《作家与白日梦》的末尾,弗洛伊德指出"诗歌艺术的诀窍在于一种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的技巧",并列举了发挥这个技巧的两种方式:"其一,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他的利已主义的白日梦以软化它们的性质;其二,在他表达幻想时,他向我们提供纯形式的--亦即美学的--快乐--以取悦于人。"即弗氏所谓的"直观快乐"(fore-pleasure)或"额外刺激"(incentive bonus)。他更进一步指明,"提供这种快乐是为了有可能从更深的精神源泉中释放出更大的快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作家提供给我们的所有美的快乐都具有这种'直观快乐'的性质。"[8] 弗洛伊德论及观赏时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就是他对自居作用的强调。"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在精神分析学的语汇中,指一个人把他理想中人或钦佩的人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盖自己的短处。精神分析学通常将自居作用分为两种,一种称为近似模仿,如密切注视钦佩对象的特点并照之行动;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已的愿望。如难看的人找漂亮的人做朋友,以借别人夸他的朋友而自豪。自居作用在人格发展的某个阶段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男孩和女孩各以父亲或母亲自居。它不同于有意识的模仿,而是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9] 在《戏剧中的精神变态人物》中,弗洛伊德比较集中讨论了观众的处境。"观众是一个经历不多的人,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可怜的人',对他来说,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会发生',他不得不长期沉沦,或者无所适从,他的野心却让他处于世界性事件的中心;他渴望根据自己的愿望去感觉去行动去处理事情--简而言之,他渴望成为一个英雄。剧作家和演员通过让他以英雄自居而帮助他实现了这一愿望。"[10] 无疑,读者同样拥有一个幻想的自我,具有自身的能动性。阅读过程即是成为读者的自我寻求与作者的自我(通常被投射于作品塑造的"人物"身上)同一的过程。作者被压抑的潜意识通过象征性的努力,能在获得一种意愿的满足的同时,激发读者/观众的同情心。读者/观众会情不自禁地认同于某个剧中人某些方面,并且感同身受。在阅读/观看过程中,形形色色的读者/观众正是通过这种与作品中潜在自我方方面面的自居认同,获得一种替代的和想象的满足。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快乐似乎来自面对神的力量的较弱者的苦难--一种受虐狂的满足的快乐,也是从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的伟大人物身上直接享受到的快乐。这里,我们获得一种与普罗米修斯的心情类似的情绪,但是这种心情里混杂著一个微不足道的愿望:让自己被暂时的满足所安慰。"[11]明人李渔在《闲情偶寄》的中的一段话诚可谓曲尽其妙:"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聚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12] 的确,阅读即是登临幻境;阅读过程,就是体验种种心灵与情感幻境的过程。
  三
  上文既已提到所谓"无意识的防御机制",不妨重申一下,因为在以诺曼·N·霍兰德为代表的更加注重读者反应的所谓后现代精神分析中,它被发展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梦一样是具有妥协性的,因为它们也不得不避免和受压抑的力量之正面冲突。由此引发一整套他所谓的"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一般是指在过度焦虑的压力下,自我被迫采取极端手段以解除压力。其主要防御手段,除"自居"外,包括压抑、投射与反作用形成等等。弗洛伊德首先将防御概念用于解释笑话。 他的弟子及后继者们则从不同的角度使用并发展了有关防御的概念。如著名的卡伦·霍妮用以解释为抵御由儿时的各种受挫经验而形成的所谓"基本焦虑", 发展起来的各种各样人际和内心的防御及保护性策略。后来美国文学批评家伯纳德· 派里斯成功地将其引入文学研究。派里斯认为读者事实上跟精神分析者处在同样的位置上,倾向于按照自身的防御手段、内心冲突和对成长的追求,也即霍妮所谓的"个性方程式", 对作品做出反应,正如精神分析者按照自身的个性结构对病人身上所碰到的解决方法和冲突作出的反应。派里斯认为霍妮的理论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互为冲突的阐释,就是将每一种阐释看成是对文本某些方面的反应,而将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压抑了起来。[13] 在他所著《想象的人》一书中,派里斯更以自己撰写有关乔治·艾略特的博士论文前后的心境差异,导致对作品理解态度上发生转变的经历,证实了霍妮提出的信仰系统与防御战略有关的论断,也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从阅读一段能调合他自身也存在的某种冲突的"安全"文学获得好处"的例子,"对读者来说,文学的魅力因而就在于'分享某种对难以捉摸的冲动所持的态度'。"[14] 诺曼·N·霍兰德则进一步将防御机制直接引入文学研究,运用精神分析的模式,霍兰德发现一本书包含了大多数批评家注意到的有意识主题,以及在意识底层与之相统一的无意识的内容。而在他看来,一本书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将无意识幻想内容转化为有意识意蕴的心理过程,即他所谓的"动力学"。"文学文本展示了心理过程。那一过程包括了人类发育成长中不同阶段(口唇、肛门、尿道、性器和恋母)相互关联的幻想。文学技巧、形式和结构及其相应的心理机制将这些幻想转化为意蕴。"[15] 霍兰德认为,"'动力学'显示特定的文学策略与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对应。"[16]这就是霍兰德在《文学反应动力学》中试图强调的主题与读者反应模式。 读者将一本书中体现的心理动力吸入到自己的心智中去,即所谓"内摄"。 霍兰德以"幻想、防御(或形式)、意蕴"三个部分来概括读者内摄的过程。"幻想是一束彼此相关的愿望,至少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直接源自于本我的性内驱力及攻击性内驱力,并赋予文学转化以动力的能量。按照"动力学"的模型,"几乎所有熟悉的文学实体--情节、人物和形式--对于无意识的内容至少都部分地起了防御性的修饰作用。[17]而如何完成文学转化则有赖于防御机制,即通过压抑作用、否认作用、逆反作用、升华作用将原始内驱力转化为社会或个人能够接受的意蕴。可以被意识释读到的意蕴毕竟犹如冰山的尖顶,潜伏的幻想是一切释读的出发点。[18]当我们内摄一部文学作品时,我们既内摄其幻想,也内摄作品得以将幻想朝意蕴转化的形式技巧。[19]但读者对意蕴的分歧必定会很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切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叹:"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20]因此,很显然,"意蕴"是某种由读者运用文本(以及它所包含的幻想和防御机制)所提供的东西。荷兰德认为,每一个读者都有一种持续然而是变化著的人格结构,这种人格结构可称之为"身份主题"(identity theme)。文学作品可渗过读者的自我防御,按照读者特有的欲望满足方式发生象征变形并复制自身。 "每个读者使用文本中的材料创造出幻想、防御机制和意义。从而重新获得每个人的个性。"[21]因此,究其本质而言,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在进行一种心理重构。 霍兰德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系统地剖析了阅读者对文本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文本对阅读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新的文学批评的模型,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在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诺曼·霍兰德倾向于将阅读视为一种更积极的活动,阅读的目的似乎不再是为了发现更多的文学,而正是为了发现自身。霍兰德以其自身的努力证明,精神分析的目光已真正转向了读者。
 


 

官网
:www.success111.com       微信公众号:CM111-999


网站导航:催眠视频 学员心得 催眠培训 催眠教材 催眠学院  催眠Q群

培训:2022年唐喜明《睡眠调理师培训》睡眠调理课 1-12月报名!

培训:2022年唐喜明《高级催眠师国际课程》1-12月报名中!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催眠成功网 深圳市觉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廖氏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755-89801455 89315535 89315536 13686893135 13828714134
单位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五和街道阳光第五季咏梅阁2单元3B室   邮编:518139
首 页 | 发送邮件 | 购买说明 | 淘宝店 | 招商合作 | 汇款帐号 | 联系我们 | 微信号:CM19133
本站群:中国催眠与身心健康 QQ群九号:120303590 /七号群:120303052  /八号群:105985308 
版权所有 2006-2020 本站实名:催眠成功网 SUCCESS111.COM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粤ICP备08122909号
热门搜索:催眠,催眠术,催眠培训,催眠术教程
催眠术催眠培训,首选催眠成功网,中国首家正规催眠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催眠师团队、催眠术治疗及心理催眠大师,常年开设催眠培训班,报名咨询热线:0755-89801455